□記者杜一格牛枚文李超然攝影
  本報訊11月15日上午,洛陽海神樂社社長郭紅運帶領二十多位洛陽海神樂的農民樂手自發前往開封大相國寺,與大相國寺梵樂團成員交流學習取經,聆聽梵樂團演奏曲目,請教傳統梵樂演奏技巧,提升自身演奏水平。
  “洛陽海神樂是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樂手大部分是農民,但即便是農村人,沒有正式工作,大家平時排練也需要擠時間。”郭紅運說,這次來到開封大相國寺取經,現場聆聽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項目——大相國寺梵樂,受益匪淺,以後有機會將經常走出來多見識、多學習,希望能再次來開封學習、取經。
  記者瞭解到,海神樂是隋唐時期的宮廷宴樂,五代後流入洛陽民間,海神樂演奏使用的很多樂器都是古樂器,服裝、道具都是海神樂傳承人製作的,他們說,這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手藝。由於“海神樂”是洛陽獨有的民間音樂,故又被稱為“洛陽海神”,演奏團體稱為“海神社”。
  目前,洛陽海神樂社擁有樂器管、笛、箏、笙、二胡、雲鑼、雲板、木魚、碰鈴等近二十種,演奏時,男樂師身穿隋唐風格的大紅袍,頭戴黑帽。女樂師身穿綠色絲綢長裙,頭頂綴滿珠寶和牡丹的髮髻。管子是海神樂的“主角”,吹奏管子的演奏者,背後一定要有一把黃色羅傘。“這代表了宮廷樂隊的氣派,是皇家樂隊的‘象徵’。舒緩、空靈、高雅、大氣,是洛陽海神樂流傳下來的最大特點。”郭紅運說。  (原標題:洛陽海神樂社取經大相國寺梵樂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zwpvsxztafh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